9月12日上午,1号店宣布将与京东商城共享包括采购、营销、物流、服务在内的全供应链体系,原有1号店第三方商家可同步入驻京东POP平台,而自营商家则可选择与新公司合作,如不接受则和1号店之间的协议继续,直到合同期满。
1号店的时代正式落幕?
此次内部放出的消息,并无出人意料。1号店一直被沃尔玛视为鸡肋,沃尔玛真的是在意图甩出1号店“包袱”,未来线上这块业务走向将如何?有人觉得1号店只值100多亿,而京东却以400亿收购,京东是否真的成了盘侠?京东和沃尔玛互相看上了什么?
有消息人士透露,此次退店象征着1号店的时代正式落幕。在所有自营合同到期后,1号店或将徒有其表,站内所有的商品都将来自于京东且需跳转至京东商城购买,沦为单纯的流量入口。
对此,京东方面回应称,首先,1号店前端仍然独立保留。1号店将与京东差异化定位,以一、二线城市女性家庭用户为主流受众,主打进口商品及需求频次高的生鲜食品;再次,原有1号店第三方商家可同步入驻京东POP平台,且只交一份入驻费用;最后,双方供应链打通,未来可完全在1号店站内完成购买全程。“联合采购,成本更低;共享仓配是覆盖面积和体验更加,都是降本提效的做法。”这种做法其实是弥补京东在进口和生鲜领域的短板。
对于京东来说,最重要的是看中沃尔玛全球采购能力和选品能力。
京东的战略就是所谓“仓储+物流”,刘强东多次说过,京东比顺丰更有资格称为物流公司,而他要做的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物流。而与沃尔玛这样的企业合作,带来的是尽量丰富的商品来源、采购渠道。在京东越来越完善的物流、仓储体系配合下,把沃尔玛的全球采购资源,做成中国网民随订随到的“同城速递”模式。这就是京东的大战略。
1号店作为沃尔玛在中国电商领域的尝试,并不成功。出售1号店之前,沃尔玛一直都在给这个项目输血,很难有什么起色。现在,沃尔玛与京东合作就是希望把线上业绩做上去,通过置换再来反哺自己的线上业务,与京东的交易是一拍即合。
总之简单来说,京东拥有全国物流,要的是沃尔玛的全球采购能力,并且通过收购1号店,让京东少一个细分市场上的对手;同时对于沃尔玛来说,通过获得京东的物流配送大体系支撑沃尔玛的线上业务,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
京东与沃尔玛之间的全面合作,已经渐入佳境
在小编眼中看来,1号店最近的新闻不过是个小插曲而已。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京东与沃尔玛之间的全面合作,已经渐入佳境。在今年的8月9日,京东和沃尔玛联手打造的首个线上线下联动大型促销活动“88购物节”落下帷幕。数据显示,京东到家沃尔玛的销售额环比7月日均增长近300%,订单量增长超过200%。
沃尔玛中国电子商务及科技高级副总裁霍斯博(Ben Hassing)表示,“88购物节实现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门店、库存、用户等数据的打通,是对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也就是说,消费者在京东平台下单某商品后,如果系统判定商品从沃尔玛的门店进行配送为最优路径,后台订单管理系统会下发指令给到对应的沃尔玛门店,随后由沃尔玛门店的工作人员进行商品出库及打包,同时京东快递也将在每天指定时间去沃尔玛门店提取商品并进行配送。”
对此,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表示,京东通过沃尔玛强大的采购选品和品牌优势,可以丰富自身的供应链优势,而沃尔玛可以通过京东扩大自己的线上销售,也提升了商品的库存周转率,最终给所有顾客带来超越以往的真正线上线下无缝链接的便利购物体验。
另外,在进口版块和选品方面,沃尔玛还计划今年底通过跨境直邮的方式大幅增加单品数量和品质,将更多全新的沃尔玛海外产品引入中国。跨境直邮的形式也将成为京东和沃尔玛未来商品资源互通合作的重点方向。
因此,沃尔玛是否在甩“包袱”,京东是否把“接盘侠”坐实,显而易见。 京东沃尔玛的联姻,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正是新零售的诠释,且初见成效。通过此次联姻,无论是前端门店、会员、库存数据的打通,还是后端供应链、品类管理方面都得到精进,而其中,通过技术系统的支持实现变革则是关键。
“平民”实体店如何撕开新零售时代的口子,拥抱线上带来市场增量?
面对新零售的冲击,占据86.2%的线下市场的诱惑,中国电商正式进入了大航海探索时代。时代大变革,京东与阿里都在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踏出一条对未来的探索之路,对于我们中小实体店来说,没有巨头和爸爸的光环庇护,如何在新零售时代撕开一道口子,结合新技术迈向新零售?以下几条可供参考。
实体门店O2O化,其实不是用一个第三方微商城绑定公众号这么简单,这样做只能是拓展一个线上渠道,然而在流量上不能互通,数据无法实现融合。比如微店销售库存不能与实体店销售库存同步、会员在微店的优惠券不能用于线下实体店。因此,把实体店变成线上平台的引流器,就需要用APP把线上平台、实体店二者紧密结合,真正做到融合互促,叠加高频,构建实体店O2O购物平台。它的O2O不仅体现在店铺销售、运营数字化,而且还体现在导购服务、门店管理订货、补货的O2O化。
利用全渠道商业模式,实现仓储、订单、顾客、交易等环节统一管理,打通线上与线下门店,如此,顾客既可以到店购物,也可以线上下单;既可购买店内现货,也可买到全球精品。同时,加上1小时达、次日达、定期送等服务,并结合物流配送,将实体店原有的流量直接变现,从而实现新零售的转型。日本7-11便利店具有精细化运营、用户深度运营、全渠道融合的三大特点,为用户提供网络订货、宅急送等服务。
当下正火的无人店,是依靠互联网IT系统、智能识别、收银技术实现无人/少人、智能化/半智能化的消费场景。虽然都是无人模式,尚不能大面积广泛复制。但是在这些智能店铺的实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是实体零售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量智能硬件比如智能触屏、RFID、智能货架、电子价签正慢慢走近消费者身边,为的是提升消费体验、降低管理成本、运营成本。
在各行业门店战线收缩情形下,中小实体店的增量将更多来自于以“体验+内容”营销为中心的市场发展,那些还认为自己只是卖商品的观念已然是过去式。新零售时代,对于实体店来说,要变卖商品为卖“体验+内容”,这就要求通过各种主题场景搭建提升消费者体验,来触发消费者内在需求,同时,还配备品牌专属APP,基于社交等场景,加码内容持续产出,通过向消费者推送直播、新商品、活动和折扣资讯等营销内容,以引爆消费者的新一轮销售转化。
比如,蜂小店在线下,定期在店内举办试吃体验,以视觉味觉等感官体验的触达,来激发客户购买欲望;在线上,以蜂优生活APP为载体承载营销内容,基于社交场景和电商直播进行活动、经验分享、干货等推送,以丰富消费者体验,促成交易分享和转化。
有报告指出:实体新零售=全渠道融合+自建仓配+新技术。未来的实体店应当是:通过全渠道零售系统贯穿线上线下零售全链条,借助高效的物流仓配,再加上内容营销,为顾客提供一体式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全融合。
原文:http://www.pintu360.com/a36564.html